铝价在2025年的震荡上行,揭示了这种“白色石油”在大宗商品组合中的独特价值。
2025年8月,国内铝锭华东市场均价站稳20746.67元/吨,较月初上涨0.73%3。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,铝锭却展现出难得的稳健态势。
作为大宗商品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,铝锭的价值正在被市场重新审视。
01 供需紧平衡,支撑价格韧性
铝价展现强劲韧性的背后,是供需紧平衡的强有力支撑。供应端,中国电解铝产能已接近4500万吨政策天花板,运行产能维持在4403.5万吨高位。
增量有限的情况下,部分企业减产与复产现象并存,供应呈现刚性约束。需求端则受益于房地产止跌回稳、汽车光伏订单复苏,支撑不断强化。
这种供需格局使
铝锭库存持续处于历史低位。截至8月底,电解铝社会库存为61万吨,虽较前期有所积累,但相比历史同期仍处低位
37,为铝价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02 宏观环境利好,金融属性凸显
宏观层面多重利好共同推动铝价上行。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、美元指数回落,支撑大宗商品价格整体走强。
国内政策同步发力,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设备更新与以旧换新政策的精准实施,国家发改委聚焦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,通过扩内需、稳就业等举措优化市场环境。
实际利率下行预期驱动有色金属配置价值凸显。
铝锭作为重要工业金属,其金融属性在宏观环境变化中得到充分展现,吸引资金持续流入。
03 绿色转型加持,长期需求可观
绿色转型为
铝锭带来长期需求增长点。新能源领域用铜需求增长也有望为铝打开增量空间,虽然光伏产业短期需求仍构成一定压力。
在“双碳”目标驱动下,铝行业绿色溢价日益凸显。水电铝占比高的龙头企业更具竞争优势,享受溢价红利。
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,铝在新能源汽车、光伏框架、轻量化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,需求增长空间可观。
04 配置价值凸显,投资策略选择
铝锭目前具有明显的配置价值。截至8月28日,国内电解铝完全成本为16655元/吨,行业利润环比上升113元/吨至4075元/吨附近。
投资者可关注几条主线:一是“水电铝占比高+再生铝布局”的龙头企业;二是关注有色金属ETF(512400.SH)的配置机遇;三是逢回调布局远月多单。
考虑短期铝价受宏观利好主导,预计呈现偏强震荡走势,投资者可采取波段操作策略,重点关注库存变化及政策调整。
铝锭作为大宗商品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配置价值。其独特的供需结构、金融属性和绿色溢价能力,构成了“银色的机遇”的核心内涵。
在波动加剧的市场环境中,
铝锭为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避险港湾和收益机会,值得在大宗商品配置中给予更高权重。